2018 KOM 夏季登山王挑戰之路 3275m (Chenser Chen) -Wilier ZERO.7

0 3,742

 

《20180714 KOM 夏季登山王之路》

作家《七堇年》曾有一句雋永:
「人生如路,須在荒涼中,走出繁華的風景來。」

人生路也似賽道,不僅與人競逐,更須和自己內在的軟弱挑戰,度過漫漫的荒涼與孤寂,歷經迢迢的折磨與苦難之後,终於一嚐成功勝利的甜美,也才能一睹繁華錦繡的風景。

海岸美弧如新月的七星潭,濤聲捲來白練,海風拂來白雲,浪漫滿分,但此時此刻此地,即將展開一場艱辛非凡的賽事。

一般而言,一場賽事的難度等级與强度指數從比賽前起點的現場氛圍,便可窺得見、嗅得到。我環視四周,個個選手精神抖擻、身形雄悍、服儀專業、坐駒名貴,一望便知必有「三两三」,否則「怎敢上梁山」?

KOM此路線曾被國際雜誌評為「世界十大自行車比賽艱難路線」之一,故而名聞遐邇,吸引眾多國外選手前來朝聖與同場競技。全長约105公里,從位處海平面的七星潭騎至武嶺,垂直高度雖為3275m,但然因仍有上下起伏地勢,故總爬升已逾3400m。

全程平均坡度约5%,而最後10公里的天堂路,大禹嶺以升,平均坡度竟高達11%,而更藏有27%的險升坡,可謂邪惡至無以復加,再者,由於當海拔超過3,000公尺後,空氣中含氧量僅餘70%,對心肺功能不啻為嚴峻考驗。試想,當已經歷约65公里的長坡苦難,疲勞幾乎將自頭頂溢出,卻仍須於最後長度10K、爬升710M、陡度11%的爬坡中,榨出最後一滴的體力攻上武嶺,艱困程度可想而知。

一聲笛鳴,劃過澄藍如洗的長空,上卡聲此起彼落,彷彿仲夏午后驟雨的拍葉聲。雖然起點是七星潭,然放行計時點卻是在太魯閣大橋後開始,因此先在平路騎乘约45分鐘(不計時),換言之,在開始計時之前,恐怕必須先備妥部份體力的耗損。

由於路途迢遠,又恐在最後10K的天堂路後繼乏力,因此,如何分配自己有限的體能以對治不同的里程與坡度,便是攸關此役勝敗的關鍵。在西寶(46K)、新白楊(64K)、碧綠神木(79K)、關原加油站(90K)四個中途補给站中,我只選擇了第二、四站停脚,迅速加满水瓶,囫圇吞「蕉」後便匆匆上路,由於並未配有功率計,我细微地感受與觀察脚部肌肉,兼顧强度與疲勞程度,善巧取得平衡,一路循升而上,直至大禹嶺前,皆幸未有抽筋現象。

終於站在仰望大禹嶺之處了,驕陽炙曬下,反射著淺棕肌色光澤的双手,滲出粒粒分明的汗珠,再經陽光折射後,更顯晶瑩剔透。我步步為營,量力踩踏,然魔鬼坡度果非浪得虛名,宛如在激流逆行而上,方才發力,陡坡便似巨浪迎面撲打而來,一波波、一濤濤,若稍不支,恐將定竿落馬,此時,視線不宜望得太遠,因為前方綿延不輟的上坡,恐有心理重創之虞。

我微昂著頸部,终於瞥見了终點前以橘色三角錐列出的迎賓小道,大聲公放送的加油聲也從不遠處款款傳來,這是第一次體會到,原來喧嘩噪囂的大聲公,竟也可以聽起來如此清脆悅耳,而當車身鑽入拱門,聽見大會報上恭喜自己姓名的霎那間,眼眶已不禁微潤,「我终於做到了!我终於做到了!」那從內心深處汩汩而出的聲音,不斷地激盪著。

李抱枕《人生如蜜》有著一段歌詞:
「為了彩虹,強忍愁雨;
為了重逢,強忍分離。」

而我是為了圓夢,強忍痠痛!

武嶺顛頂的景致,你不必刻意聚焦,那雄渾的山形輪廓,蒼勁挺拔,際線分明,髣髴是用彩筆重新勾勒似的,躍然眼前,讓人不禁要伸手撫觸,剪下一方山翠!

我遥望著,心想,此時白皚的浮雲被湛藍的天空擁入懐裡,最是溫柔而幸福的歸宿了,你看,白雲舒捲,時而如飛鷹展翅,時而又似夜鶯斂翼,温馨又自在!

來吧!一生至少來騎一趟東進武嶺吧!或許,為了一個人、一個夢、一個心願,甚至是一個故事,來淋漓領略那自荒涼中走出繁華的意樂吧!

~成績: 5小時41分56秒~

M50分組: 1 / 77

總排: 61 / 560

 

 


 

發表迴響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瞭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